“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是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讲的。所谓柔中寓刚,“刚”是指劲说的,“针”也是指劲说的。鉴于当前与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有的人讲它是柔多刚少,是这样吗?如果在练拳中真是柔多了点,刚少了点。从理论上讲,这不为错,因为柔是带有韧性的。而软呢?是虚无的、空的,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这种软的现象出现,其根源主要是对练法上的“放松”、认识与理解有出入造成的错觉。这种软的现象出现与拳理必然产生矛盾,也极其自然的反映在拳势的风格特点上的迥然不同,虽然杨式太极拳有练法受益的特点,不致造成有损身心健康的不利情况,但太极拳应有的效果,就很难得到了。为了有助于练拳者对练法上的放松有进一步了解,下面着重分别论述。
一、什么是“放松”
1、“放松”是练好杨式太极拳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但不是目的。
2、“放松”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意念的放松,即排除一切杂念和紧张状态,集中精力练拳;二是肢体也要放松,即排除体内僵力;
3、“放松”是有意识的使全身关节、肌肉、整个骨骼松开、放展,使其韧带拉长,忌僵硬。通过松开、放展,使全身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连结成一个整体, 这一点一定要下功夫揣摩。
4、“放松”是使肢体放展、引长之后,有沉重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具体体现人体与基本要领相互沟通的最初的一种自我感觉,也是劲的内在感觉;这种感觉应该介乎软、硬之间,既不是软,也不是硬;更不是局部,而是全身。
5、“放松”犹如高温溶解生铁,“放松”又如高温溶解拙力(僵力)。溶解后的铁水似液体,但绝非食用水,溶解后的拙力似软非软,它是柔。铁水经过锤炼,可以转化为钢,拙力经过训练,可以由柔转化为劲:“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显然,柔与软、铁水与食用水,应该说是两码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及视频,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欢迎任何个人或组织,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转载请注明本站来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